第22屆國際
塑料管道會議(
PP XXII)于當地時間2025年9月14-17日在波蘭首都華沙成功舉辦。
來自36個國家及地區的塑料管道協會、塑料管材管件生產企業、原材料生產商、裝備制造商、應用領域、研發和測試等相關人員約370人參加本次會議。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王占杰理事長作為組委會委員,代表中國塑料管道行業出席本次會議。塑料管道專委會常務副秘書長郭晶以及來自國內的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浙江大學、日豐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宏岳塑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雙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青州市塑霸機械有限公司、中云集團、寧波方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巨遠塑料機械有限公司共19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國際塑料管道會議協會(P
PCA)以及美國塑料管道協會(PPI)、歐洲塑料管材管件協會(TEPPFA)和歐洲PE100+協會(PE100+)主辦。
會議組委會成員合影
會議設立了30個展覽展示區,寧波方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雙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中云集團、上海巨遠塑料機械有限公司、青州市塑霸機械有限公司共5家中國企業參與了展覽展示,充分展示中國企業的技術、裝備實力。
本次會議分25個專題共安排98個專題報告和7篇書面論文,在兩個會場同時展開交流。交流內容涵蓋塑料管道的創新應用及可持續發展;塑料管道在供水、排水等系統中的應用;新型塑料管道設計、連接、標準、測試方法;塑料管道未來發展趨勢等方面。來自中國的發言報告共有8篇,另有2篇書面論文。
會議分
25個專題共安排98個專題報告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王占杰理事長做了題為《中國塑料管道行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主題報告,詳細介紹了中國塑料加工行業和塑料管道可持續發展現狀,面臨問題與挑戰,以及中國塑料管道行業可持續發展工作取得的成績、做出的貢獻和獲得的經驗。王理事長還在會議上提出未來塑料管道行業可持續發展建議。一應堅定高端化、系統化、綠色化和智慧化發展方向;二應加強綠色可持續低碳環保節能發展,建立塑料管道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體系;三應采用先進技術和工藝,加強產業鏈綠色發展協同創新;四應盡快修改國際標準,允許有的品種管材、管件產品在一定領域使用一定比例符合標準要求的回收料;五應開發非糧生物基塑料,并研究管道行業的適用領域;六應建立原料、助劑等在運輸和儲存時的泄漏指標標準,減少原輔材料的浪費和可能污染;七應加強塑料管道在生產節能、應用減碳等方面功能化優勢宣傳,共同擴大塑料管道的應用范圍。王理事長還提出不贊成所有品類塑料管道以及制品都必須使用回收料的規定,有的國家提出所有制品必須要加入回收料否則會增加碳稅的做法值得商榷。
此外中云集團孔令祥工程師做了《提高塑料雙壁波紋管擴口強度的新技術》報告;
寧波方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濤機械設計工程師做了《PE大口徑厚壁塑管高產擠出的抗“熔垂”技術研究與實踐》報告;
宏岳塑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黃鑄穎工程師做了《大型工業建筑屋面HDPE虹吸雨水系統應用案例》報告;
浙江大學姚日霧博士做了《一種具有早期損壞預警功能的智能非金屬管道電熔接頭》報告;
上海巨遠塑料機械有限公司秦超CEO做了《ΦOD1600 PVC-U管道:開拓現代基礎設施建設新可能》報告;
浙江雙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負責人李星做了《綠色復合-使多層管道可回收、可持續》報告;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張曉偉博士做了《塑料管材軸向線膨脹系數性能及應用研究》報告。
宏岳塑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李云巖等和鐘毅等分別提供了《不同因素對交聯聚乙烯管材反應及性能的影響》和《管螺紋標準的特性差異及應用探討》書面技術報告。
王占杰理事長和管道專委會郭晶常務副秘書長在會議期間和前后分別與本次會議主席Zoran Davidovski、歐洲塑料管道協會(TEPPFA)、美國塑料管道協會(PPI)、歐洲PE100+協會、澳大利亞塑料管道協會(PIPA)、日本高強度PE管道協會(HSPPA)、西班牙塑料管道協會(AseTUB)、波蘭塑料管材管件協會(PRIK)、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大學等協會和科研機構代表就推動國際塑料管道行業高質量發展,密切協會間交流與合作,進行了交流與探討,并達成多項共識。
會議期間
與多家國外參展企業進行了交流
會議期間,王占杰理事長和管道專委會郭晶常務副秘書長還分別與多家國外參展企業進行了交流,介紹了中國塑料加工行業和主辦展會、活動情況,多家企業對明年10月28-30日在中國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塑料展表現出極大興趣,紛紛表示會后將落實具體合作。
會議閉幕式上宣布了2026年將舉辦3次延續會議,其中中國延續會議(第八屆中國國際塑料管道交流會)將于2026年10月26-27日在江蘇南京舉辦,恰逢第七屆南京國際塑料展的前期。
會議還宣布了第23屆國際塑料管道會議,將于2027年9月27-29日在美國休斯頓舉辦。
(本文供稿:塑料管道專委會 編輯:信息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