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廢棄物管理是歐盟環境政策的核心議題之一。隨著消費模式的演變與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如何有效減少、回收與再利用包裝材料,已成為衡量社會綠色轉型成效的重要指標。近日,歐洲統計局發布了2023年度包裝廢棄物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歐盟產生包裝廢棄物7970萬噸,其中塑料包裝達1580萬噸,占比19.8%,穩居第二大包裝材料,然而塑料回收率遠未達到2030年55%的目標。
塑料包裝的市場份額與總量
在歐盟包裝廢棄物格局中,塑料是第二大包裝材料,地位穩固。
2023年,歐盟共產生7970萬噸包裝廢棄物。其中,塑料包裝廢棄物為1580萬噸,占總量的19.8%,僅次于紙和紙板(40.4%),遠高于玻璃(18.8%)和木材(15.8%)。
塑料包裝的份額在各國差異顯著。愛爾蘭的塑料包裝占比最高,達29.8%,而盧森堡最低,為16.0%。這反映了不同國家的消費模式和包裝結構特點。
塑料包裝回收率:與2030年目標差距顯著
歐盟《包裝廢棄物指令》為塑料包裝設定了明確的回收目標,但整體達標情況不容樂觀。
2030年目標:到2030年,歐盟各國有義務回收至少55%的塑料包裝廢棄物(按重量計算)。
當前表現:2023年,整個歐盟尚未實現這一目標。僅有兩個成員國提前達標:比利時(59.5%)和拉脫維亞(59.2%)。
接近達標者:部分國家表現良好,接近目標,包括斯洛伐克(54.1%)、捷克(52.4%)、德國(52.2%)和斯洛文尼亞(51.5%)。
落后國家:與此同時,多個主要經濟體的塑料包裝回收率處于極低水平,凸顯了回收體系面臨的巨大挑戰。這些國家包括:匈牙利(23.0%)、法國(25.7%)、奧地利(26.9%)、丹麥(27.8%),以及克羅地亞、瑞典、芬蘭和愛爾蘭(均低于30%)。
歐盟整體及絕大多數國家在塑料包裝回收率上未能達標,這表明在回收技術、分類收集體系和再生料市場方面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和投資需求。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