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報道顯示,印度政府宣布對來自中國內地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塑料加工機械(
PPM)正式征收27%至63%不等的反傾銷稅,分別如下:中國大陸為CIF0%-63%,中國臺灣地區為CIF0%-53%。
從公告來看,涉案產品為各種塑料加工機械或注塑機,其夾緊力不小于40噸且不大于1500噸,半散件組裝(SKD),全散件組裝(CKD)或半散件組裝和全散件組裝結合。
據了解,早在2024年3月29日,印度商工部就發布公告稱,應印度塑料機械制造商協會(Plastics Machinery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of India)提交的申請,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塑料加工機械發起反傾銷調查。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印度,近年來還有多個國家也對我國塑料加工機械及相關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并征收反傾銷稅。如土耳其在2019年8月4日,對原產于中國和泰國的塑料安撫奶嘴、塑料奶瓶和吸奶器等母乳喂養及其護理用品啟動反傾銷調查。隨后在2020年8月對涉案產品以到岸價(CIF)分別征收12%和26%的反傾銷稅,有效期為五年。此外,土耳其還在2020年對中國的注塑機征收反傾銷稅。
巴西在2007年9月對原產于中國和韓國聚氯乙烯樹脂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2013年8月29日,巴西對原產于中國和韓國的聚氯乙烯樹脂進行第一次反傾銷日落復審立案調查。而在2019年,巴西又對中國的
PVC樹脂等塑料
原料征收反傾銷稅……
目前,以上舉措已引起行業廣泛關注。分析人士認為,加征反傾銷稅對我國將削弱我國注塑設備企業價格優勢,并提高研發成本并加劇競爭。未來,如何在貿易摩擦背景下穩住供應鏈、控制設備成本、提升國產替代能力,將成為行業下一階段競爭的關鍵。
對此,筆者也咨詢了deepseek,其提出了多項建議。如可以通過拓展多元化市場、技術升級、海外布局等方式來破局。在市場多元化方面,可以加速開拓東盟、中東歐等政策友好地區,規避高關稅市場;在技術升級方面,通過創新積極開發節能、智能化設備,符合國際環保標準(如CE、UL認證)。此外,還通過合資或并購在目標國設廠,如金發科技就在馬來西亞建立了再生塑料基地。
總的來說,反傾銷稅短期內將加劇我國塑料加工機械及再生塑料企業的出口壓力,但長期看將推動行業技術升級和全球化布局。未來,相關企業需結合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向高附加值、綠色化方向轉型,才能更好的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常態化趨勢。
注:本文由塑料機械網(www.thomasmraztour.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deepseek。本站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并且鄭重提示所有閱讀者,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作為任何投資的參考意見和依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