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播放-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喜訊!大慶石化上半年盈利26.27億元,集團煉化企業排名第一!

2021-07-14 09:55:11 來源:大慶石化 閱讀量:17285 評論
分享:
  【塑料機械網 明星企業】在舉國歡慶建黨100周年時刻,7月12日,從煉油與化工分公司2021年上半年生產經營視頻會上傳來捷報:上半年,大慶石化上市業務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53.56億元利潤26.27億元利潤在集團煉化企業中排名第一
 
  其中,3月份盈利7.03億元,創歷史單月盈利最好成績,實現了公司“十四五”的穩健開局。
 
  7月13日,在《大慶石化報》出版的特刊中,這條激動人心的消息,登上了頭版頭條二版整版——
 
  上半年,面對經濟恢復性增長、市場需求回升、油價上行等有利時機,公司是如何搶抓機遇。實現生產效益大幅增長的呢?從今天起,公司黨委宣傳部推出“提升競爭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從多個維度深入分析解讀大慶石化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采取的謀劃和布局,取得的經驗和成績。
 
 


       那么首先,就讓我們跟隨石化報記者的筆觸,一同深入解讀上半年生產經營“成績單”,看看石化人在創效之路上,命中了哪些“踩分點”——
 
  抓安全環保,夯實發展根基
 
  全員踐行“安全是碗,效益是飯”理念,堅決守住安全環保底線,大力提升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強化“四全”原則,落實“四查”要求,深入開展“四查四提升”活動、安全生產“四不兩直”監督檢查、安全環保履職能力評估,保證安全環保總體可控。
 
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一民(左五)深入一線崗位檢查安全環保工作。
 
  上半年,公司嚴格落實責任清單,推行全員安全積分管理。強化風險作業管控,加強作業預約固定動火區管理,嚴格落實承包商監管“五項剛性措施”,使作業量同比下降50%以上。全面開展員工安全履職能力評估工作,制定7個專業、14評估標準。深化“四查四提升”,共進行督導1010次,提出整改意見579條。制定下發了《安全生產“四不兩直”監督檢查考核細則》,開展監督檢查21次,發現各類問題562項,整改520項。
 
  “思想觀念高度決定競爭力,轉變思想觀念,要從今年第一個會開始,從安全環保專業抓起,堅持破舊立新,轉變思想觀念;堅持全員覆蓋,推動責任歸位;堅持‘零容忍’,防控各類風險;堅持整章建制,增強保障能力;堅持源頭管控,提升環保績效。”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一民在新年后召開的首個安全環保工作會議上,結合公司面臨的形勢任務和部分員工存在的思想觀念落后、執行力不強等問題,詳細闡述分析,著重提出“五個堅持”要求,為全體干部員工上了一堂深刻的安全生產教育課。
 
  如何把“安全是碗,效益是飯”理念真正融入到實際行動中,如何讓干部員工真正把安全生產記在心上,把安全責任扛在肩上,把安全管理抓在手上?
 
  強化責任落實,突出風險管控。各單位牢固樹立“一切事故皆可避免”的安全觀,以識別大風險、消除大隱患、杜絕大事故為準繩,嚴格落實責任清單,推行全員安全積分管理;加大“兩重點一重大”風險排查,對承包商和高風險作業加強監管,對“三違”行為重拳出擊。上半年,公司通過強化風險作業管控,加強作業預約和固定動火區管理,嚴格落實承包商監管“五項剛性措施”,使作業量同比下降50%以上。
 
  今年以來,公司全面開展了員工安全履職能力評估工作,將安全環保履職能力評估納入到干部管理流程中,制定7個專業、14類評估標準。目前,已完成224名二級干部、1649名三級干部履職能力評估。面對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公司各單位提高政治站位,層層抓實人員排查、場所消殺等工作,積極做好員工疫苗接種工作,“零疫情”態勢持續鞏固。
 
  深化“四查四提升”,嚴格監督檢查。公司以“黨委統領、專業負責、區域承包、基層落實”為原則,建立了“督促指導、定期評價、持續改進、考核激勵”的工作機制,真正做到及時提醒、校正糾偏,多找問題、多解難題。截至目前,公司班子成員和專業處室共進行督導1010次,提出整改意見579條。同時,機關各部門努力把“四查四提升”方法融入到各專業,確保問題早發現、隱患早整改、管理早見效。
 
  只有動真格,監管才有效。2月份,公司制定下發了《安全生產“四不兩直”監督檢查考核細則》,對操作變更、施工作業等實施有效監管。今年以來,公司領導多次以“四不兩直”方式,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直奔生產一線,突擊檢查安全生產情況,面對面交流,點對點指導。上半年,公司開展“四不兩直”監督檢查21次,發現各類問題562項,整改520項。公司切實加強QHSE體系建設,內審查擺問題1044項,整改1034項,外審問題整改率為98.8%。
 
  加大隱患治理力度,推進清潔生產。嚴監管,擰緊“安全閥”;大投入,筑牢安全屏障。今年以來,公司進一步強化在線監測工作,保證環保設施平穩運行,加快推進重點環保治理項目進度,先后投資4.8億元,對16個隱患項目集中治理。上半年,公司外排污水綜合合格率、廢氣達標率、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率均為100%。
 
  優化生產運行,全力提質增效
 
  堅持“大平穩出大效益”,完善生產運行方案,持續深化對標達標,優化生產流程,提高裝置運行效率,確保安穩長滿優生產;堅持開源節流、挖潛增效“雙管齊下”,努力向“四精”管理要效益,堅定走好低成本、精細化、內涵式發展之路。
 
員工開展精細化生產操作。
 
  上半年,公司制定“減油增化”措施,化工輕油產量同比增加21.33萬噸,化工原料自供比例達65.6%,同比提高5.8個百分點20套裝置創出新的長周期運行紀錄,三套乙烯裝置綜合日產乙烯3928噸,創造乙烯綜合日產量歷史新高。組織實施提質增效項目604項,增效5.26億元
 
  公司地處偏遠地帶,從地理位置、營銷環境等方面,都不占有優勢。那么,如何讓劣勢變為優勢,怎樣才能讓企業在競爭中拔得頭籌,實現增收創效?
 
  公司領導班子經過審時度勢,提出一系列戰略戰術目標,為全面打贏效益攻堅戰提出了主攻方向。
 
  抓好原料進廠,精心組織生產經營。公司堅持內外統籌,對內發揮一體化優勢,制定“減油增化”措施,控制成品油產量,上半年,置換優質化工原料7.8萬噸,回煉柴油6.5萬噸,化工輕油產量同比增加21.33萬噸;化工原料自供比例達65.6%,同比提高5.8個百分點;重質原料加工比例為28.6%,同比下降4.4個百分點,原料匹配度不斷提高。對外積極爭取原料進廠計劃,公司以原料輕質化為導向,積極協調管輸輕烴進廠量,上半年,輕烴進廠量為34.33萬噸,同比增加3.66萬噸。
 
  優化生產操作,保證裝置平穩運行。“大平穩出大效益”,公司各單位牢固樹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認真抓好“一裝置一策”防泄漏管控;強化“三項紀律”,及時調整、優化操作,保證裝置狀態最佳。上半年,主要生產裝置操作平穩率為99.88%,20套裝置創出新的長周期運行紀錄;煉油加工損失率、乙烯能耗、發電標準煤耗等21項能耗物耗指標持續改善;原油加工量、化工輕油、乙烯等15種產品產量創歷史最好水平,累計加工原油400.4萬噸,生產合成氨22.8萬噸、乙烯68萬噸;三套乙烯裝置綜合日產乙烯3928噸,創出乙烯綜合日產量歷史新高。
 
  嚴格管控成本,大力實施提質增效。公司強化從嚴管理,深化精細管理,推動精益管理,堅決克服“成本已經降不下去”的思想,樹牢“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緊緊圍繞提“兩質”、增“五效”,努力將各項成本降到有市場競爭力水平。公司突出“效益優先、先算后干”原則,設立基數為500萬元梯級專項獎金,調動全員挖潛增效積極性。深入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壓縮各項費用支出,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上半年,可控費用同比下降1500余萬元。強化經營性企業內部核算降本,建立業績指標體系,同比節約財務費200余萬元,處置積壓存貨增收470余萬。各單位“抱西瓜”“撿芝麻”,將精細化與精益化管理融入到提質增效工作中,取得良好成效。上半年,公司共組織實施提質增效項目604項,增效5.26億元,其中,生產優化增效3.24億元、節能降耗增效1.13億元、降本增效0.42億元,產品提檔增效0.47億元。
 
  加快科技創新,激活效益引擎
 
  堅持科技先行、技術立企,把牢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增強產業鏈整體競爭力;大力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品牌經營戰略,整合產、銷、研資源,加強與科研機構合作,努力打造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拳頭產品,不斷向科技研發要效益。
 
建設中的辛烯等α-烯烴合成成套技術工業試驗項目。
 
  上半年,公司大力推進“辛烯等α-烯烴合成成套技術工業試驗”項目建設及投產,完成“打火機專用SAN樹脂生產技術開發”“7.5萬噸/年SAN聚合反應釜開發”等五項地區公司級科研項目驗收工作。深入實踐“分子煉油”理念,對連續重整原料進行優化,置換出8.2萬噸優質化工原料,回煉6.5萬噸催化柴油,保障企業效益最大化。組建成立了新產品研發與技術服務中心,開發了高端專用樹脂19G棚膜專用料2820D等高效產品,累計完成新產品放大生產29.51萬噸,同比增長23.7%。
 
  新形勢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迫切需要。今年以來,公司積極推進科技創新,著力解決“大而不強、上下游不匹配、產品創效能力弱”等實際問題,加快實現裝置技術升級改造進程,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新動能。
 
  超前謀劃項目建設,推動項目提速增效。公司緊緊圍繞資源高效利用、結構調整等重點領域,強化頂層設計,加快實現裝置技術升級改造進程,大力推進“辛烯等α-烯烴合成成套技術工業試驗”項目建設及投產,牢牢把握科技發展主動權。目前,此項目正在改擴建施工中,計劃年底前完成試驗數據收集、項目驗收工作;已經完成“打火機專用SAN樹脂生產技術開發”“7.5萬噸/年SAN聚合反應釜開發”等五項地區公司級科研項目驗收工作;全密度聚乙烯(一)裝置優化改造項目進入開工階段。上半年,通過實施塑料廠全密度(一)裝置脫瓶頸改造,增產聚乙烯產品8.3萬噸,每年可增效525.8萬元,預計年吃配乙烯可增加8萬噸,為乙烯大負荷生產提供了有效保證。
 
  踐行“分子煉油”理念,挖掘裝置創效潛力。公司以煉油技術精細化為突破口,發揮煉油裝置齊全優勢,挖掘每套裝置的創效能力,讓每滴原油創造更大價值。按照“宜油則油、宜烯則烯”原則,煉油廠對連續重整原料進行優化,置換出約8.2萬噸優質化工原料。針對成品油市場需求不足、裝置生產運行負荷受限等問題,這個廠將6.5萬噸催化柴油轉供加氫裂化和重油催化裝置進行回煉,壓控柴油產量,保障企業效益最大化。此外,公司還深入研究“材料型”煉廠轉型,依據產品“兩減三增”原則,充分利用存量資源,推進內涵挖潛改造。
 
  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積極研發新產品。去年11月份,公司組建成立了新產品研發與技術服務中心,目前,這個中心28人均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工程師以上職稱,其中,碩士研究生4人,高級工程師16人。公司制定了新材料產業園區初步規劃方案,不斷加大新產品研發、生產、營銷力度,突出新材料新產品開發,努力在高端化、差異化、品牌化產品上下功夫。上半年,公司開發了高端專用樹脂19G、棚膜專用料2820D高效產品兩項,其中,19G產品在開發當年即實現放大擴產,現已累計生產8600余噸,新(高效)產品放大生產29.51萬噸,同比增長23.7%,持續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和創效能力。
 
  深化企業改革,釋放內在活力
 
  認真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確保政策精準對接、措施落地見效;優化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配置,在員工中不斷強化“獎金是掙出來”的思想意識,堅持效益效率導向,調動全員勞動生產積極性。
 
公司與大慶市龍鳳區政府舉行廠辦大集體企業改制暨市政設施移交簽約儀式。
 
  上半年,公司圍繞集團公司《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實施意見,先后制定6個部分、20個方面、45條改革措施。將各二級單位設備檢維修系統進行重構,組建了設備維修中心。推進食堂餐飲、客運車輛、內部維修、物資倉儲等業務的同質化整合和專業化重組。與龍鳳區政府簽訂《廠辦大集體企業改制合作協議》等6項協議,徹底解決了廠辦大集體企業的產權歸屬問題。積極協調政府加快接收“三供一業”分離移交項目,目前完成改革任務23項
 
  改革是發展的必然階段,只有不斷深化改革,才能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年初,公司職代會召開后,一場以堅定改革發展信心和決心的形勢任務教育活動在公司上下全面鋪開。
 
  圍繞“國企改革的來龍去脈、調整深化內部分配機制、‘十四五’基層建設規劃、提質增效的任務目標”等主題,公司各級黨員干部深入到基層車間、崗位一線,向員工廣泛進行形勢任務教育宣講。
 
  在一次次座談討論、層層宣講中,廣大員工深刻認識到深化改革已勢在必行,如果企業不消滅虧損,虧損就要消滅企業。今年,圍繞集團公司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實施意見,公司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著重推出了一系列硬核改革舉措,先后制定6個部分、20個方面、45條改革措施。
 
  深化業務重組和機構整合,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公司積極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加強“大部制”“大車間”“大班組”“大崗位”設置,穩妥推進扁平化管理;有序開展專業化重組,做精做強主營業務,強化“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優化盤活人力資源。3月份,公司將各二級單位設備檢維修系統進行重構,組建了設備維修中心。今年以來,公司積極推進食堂餐飲、客運車輛、內部維修、物資倉儲等業務的同質化整合和專業化重組,匯集專業資源、形成專業能力、凸顯專業優勢,實現降本增效。上半年,公司汽柴油消耗量同比降低124噸、庫存同比下降2.2億元。
 
  加快推進企業改制,構建新的獎金分配機制。6月23日,公司與龍鳳區政府簽訂《廠辦大集體企業改制合作協議》等6項協議,徹底解決了廠辦大集體企業的產權歸屬問題。在深化改革形勢任務教育中,各單位進一步強化“獎金是掙出來”的思想意識,堅持效益效率導向,發揮獎金激勵作用,建立收入與貢獻正關聯機制,努力提高按業績貢獻的分配比重。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實現從“輸血”向“造血”轉變。在嚴峻的新形勢下,改革創新、自立自強,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這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今年以來,未上市企業在改革形勢下,摒棄“等、靠、要”思想,采取績效掛鉤方式,層層傳導壓力,增強干部員工的危機感、責任感與緊迫感。他們主動出擊、開拓市場,與各地區公司開展項目合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提高外部市場占有率。同時,加大研發力度,不等不靠,努力打造特色產品。目前,機械廠有七類產品獲準使用“中國石油裝備”品牌資格、信息技術中心擁有軟件著作權產品達28個,企業在行業內外均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此外,公司積極協調政府加快接收“三供一業”分離移交項目,推進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目前,供電業務已完成移交,供氣、供水業務正在積極推動中。公司完成改革任務23項,完成率為51%。
 
  堅持黨建引領,打造堅強堡壘
 
  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壓緊壓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提升黨的建設質量;推進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大力實施人才強企工程,著力打造“三強”干部隊伍;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轉觀念、勇擔當、高質量、創一流”主題教育活動,真心實意為員工辦實事、解難題,凝聚員工隊伍士氣。
 
公司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先優”表彰大會。
 
  上半年,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累計組織專題學習研討77次。建立實施“第一議題”制度,組織召開黨委會19期,總經理辦公會3期,研究決策事項76個。強化“三支隊伍”建設,制定實施《“十四五”基層建設規劃》。統一全員思想和行動。基層黨支部開展“我為員工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684次,為員工辦實事好事1347項。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
 
  “推進基層黨建‘三基本’建設與‘三基’工作有機融合是今年集團公司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要圍繞總體工作布局,制定務實舉措,把握關鍵環節,確保各項任務走深走實。”公司黨委常務副書記、工會主席孫玉彬在公司貫徹集團基層黨建工作會議精神暨黨史學習教育交流推進會上指出,推進有機融合要強化“一盤棋”思想,做到系統謀劃,一體推進。
 
  強化思想引領和理論武裝,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公司黨委緊緊圍繞全年生產經營目標和企業長遠發展,加強頂層設計,切實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謀劃、同部署、同考核,用黨建“軟實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公司兩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累計組織專題學習研討77次;建立實施“第一議題”制度,組織召開黨委會19期,總經理辦公會3期,研究決策事項76個,有效發揮了“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
 
  5月份,公司召開2021年巡察工作部署暨巡察機關黨委進駐動員會,由此,今年第一輪巡察工作全面展開。公司黨委以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重點,努力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提高黨建“三基本”建設水平,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基層是黨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層工作能否做實做細做到位,事關改革成敗、事關安全生產、企業創效和員工隊伍穩定。3月份,公司領導組織基層車間主任、黨支部書記代表召開座談會,突出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今年以來,公司黨委注重強化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務干部、黨員“三支隊伍”建設,持續優化組織設置,嚴密組織體系;通過強化黨建工作理念創新、機制創新和方式創新,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發展;通過制定實施《“十四五”基層建設規劃》,進一步落實各級責任、分解工作任務,夯實基層基礎。
 
  公司黨委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積極做好優秀年輕干部儲備,堅持嚴管厚愛相結合,努力打造“政治堅強、本領高強、意志頑強”的干部隊伍;認真落實集團公司人才強企工程實施方案,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根據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和操作技能“三支人才”隊伍梯隊建設的要求,公司分層分類、精準培養,通過采取課題攻關、專業研修、崗位交流、導師帶徒等方式,努力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人才隊伍。5月27日,潘大龍技能專家(勞模創新)工作室在煉油廠正式揭牌。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凝聚新時代奮進力量。公司黨委不斷強化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推動新時代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再學習再教育再實踐,牢固樹立守正創新、長期奮斗、價值創造的思想和“崗位靠競爭,收入憑貢獻”的理念,統一全員思想和行動。各級黨組織發揚“抓生產從思想入手,抓思想從生產出發”的優良傳統,落實“四必清、五必訪、六必談”制度,加強對員工人文關懷和組織關愛,凝聚員工隊伍士氣。今年以來,公司黨委扎實推進“我為員工群眾辦實事”活動落地落細,不斷完善細化食堂管理,努力滿足員工多樣化需求;開展職業健康和員工身心健康管理工程,實施全覆蓋健康體檢;修訂企業補充*療保險管理辦法,優化基本*療等保險流程……一項項親民、為民舉措,贏得了員工的頻頻點贊。目前,基層黨支部開展“我為員工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684次,為員工辦實事好事1347項。
 
  站在新的起點上,下半年生產經營的新版圖已經繪制,創新求變的新舉措已經錨定,公司干部員工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氣神,擔當有為、埋頭苦干,為建設具有行業競爭力的一流煉化企業目標揚帆再起航!
 
  文字:秦玉莉
 
  編輯:孫艾平
 
  校對:魏琳琳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