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共660人。
以下屬于高分子材料領域的候選者及其簡要信息。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1.黃險波
•工作單位: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提名人:吳鋒
•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改性及高性能復合材料研發。
2.吳一弦
•工作單位:北京化工大學
•提名人:中國科協
•研究方向:聚烯烴催化劑與高性能樹脂合成。
3.張永明
•工作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提名人:中國科協
•研究方向:1、含氟聚合物分子設計及合成;2、含氟聚合物結構、形態和性能研究;3、全氟離子聚合物功能膜研究;4、先進光電轉換膜研究。
4.張秋禹
•工作單位:西北工業大學
•提名人:唐立新
•研究方向:有機多孔材料、功能與智能高分子和能源與催化材料。
5.王輔臣
•工作單位:華東理工大學
•提名人:涂善東
•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合成與催化工藝。
6.肖志國
•工作單位:路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提名人:周濟
•研究方向:發光高分子材料(如稀土發光材料)。
7.郭學益
•工作單位:中南大學
•提名人:黃伯云
•研究方向:有色金屬材料與高分子復合材料交叉領域。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
1.夏延致
•工作單位:青島大學
•提名人:中國科協
•研究方向:海藻纖維等生物質高分子材料。
2.張清華
•工作單位:東華大學
•提名人:俞建勇
•研究方向:高性能纖維與高分子復合材料。
醫藥衛生學部
1.凌沛學
•工作單位:山東大學
•提名人:中國科協
•研究方向: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如透明質酸產業化)。
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1.廉玉波
•工作單位: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提名人:李駿
•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高分子材料(如隔膜、電解液)。
其他學部
1.楊中民
•工作單位:華南師范大學
•提名人:王迎軍
•研究方向:光電功能高分子材料。
說明
•篩選依據:結合候選人工作單位、提名渠道及已知研究領域判斷,重點關注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中明確涉及高分子合成、改性、復合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等方向的學者。
•未完全覆蓋:部分候選人研究領域可能存在交叉,若需更精準匹配建議進一步查閱其論文或官方簡介。
以下屬于生物基材料領域的候選者及其簡要信息。
1.褚良銀
•工作單位:四川大學
•提名人:鄧龍江
•研究方向:生物醫用材料、微納生物材料。
2.黃玉東
•工作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
•提名人:聶祚仁
•研究方向: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及復合材料。
3.肖睿
•工作單位:東南大學
•提名人:呂劍
•研究方向:生物質能源轉化與生物基材料。
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可通過兩種途徑提名:
1.中國工程院院士直接提名候選人;
2.中國工程院委托有關學術團體,按規定程序推薦并經過遴選,提名候選人。
對候選人的評審和初選由各學部組織院士進行。初選時,實行差額、無記名投票。參加投票的院士人數不少于該學部有投票權院士人數的三分之二,選舉有效;獲得贊同票不少于投票院士人數三分之二的候選人,按該學部應選名額通過初選。
各學部初選結果經主席團審議并確定終選候選人名單后,提交全院有投票權院士進行投票終選。終選采取等額選舉,參加選舉的院士須超過全院有投票權院士人數的二分之一,選舉有效,獲得投票院士半數以上贊成的候選人當選。
選舉結果經主席團審議批準,書面向全體院士通報并正式公布。
據2025年8月中國工程院顯示,中國工程院院士共有938人,包括資深院士402人;另有外籍院士124人。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