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溫州市制造業高技能人才培訓開班儀式在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本次培訓由溫州市
模具協會聯合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共同主辦,匯聚了來自我市電氣、汽配、五金、閥門、緊固件、模具等支柱產業40余位技術骨干學員,旨在通過政企校協同育人模式,為溫州制造業轉型發展注入“技能動能”。
當前,溫州制造業正處于從“制造”向“智造”跨越的關鍵階段,電氣、汽配等“5+5”重點產業集群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復合型技術人才缺口已成為制約企業突破技術瓶頸、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深耕行業二十多年的溫州市模具協會,深刻洞察“人才是產業根基”的核心邏輯,主動扛起行業人才培育重任,聯合高校搭建起“產學研”協同育人平臺。
開班儀式上,溫州市模具協會監事長、浙江工匠鄭榮芬指出,本次培訓是落實國家職業資格制度改革、破解溫州制造業“人才瓶頸”的具體實踐。協會在課程設計上緊扣“實用、實效”原則,既依托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的理論與科研優勢,為學員夯實知識基礎,又整合行業內“浙江工匠”等頂尖技術骨干的實戰經驗,聚焦生產一線技術難點,確保學員能學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真功夫”。
“沒有過硬的技能隊伍,再先進的設備、再前沿的理念,都難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競爭力。”溫州市模具協會秘書長馬永國的話語道出了協會牽頭人才培訓的初衷。作為連接企業與高校的橋梁,溫州市模具協會不僅精準對接產業需求與人才培養,還為培訓提供了從資源整合到組織協調的全流程保障,充分體現了行業協會在人才培育中的“紐帶”與“引擎”作用。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光電智造學院院長鄭道友對協會的統籌推動表示高度認可,他認為,此次合作是政企校三方協同育人的生動實踐,院校將全力提供教學支持,助力學員實現技能提升。參訓學員代表也表示,將珍惜此次學習機會,把培訓所得轉化為崗位創新動力,為企業發展與產業升級貢獻力量。
據悉,溫州市模具協會將以本次培訓為起點,持續深化“產學研”協同機制,搭建更多人才成長平臺,推動產業鏈與人才鏈深度融合。此次培訓的啟動,不僅為溫州制造業培育了“種子人才”,更彰顯了行業協會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的責任與擔當,為區域制造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溫州方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