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快速迭代,輕量化大勢所趨。早期發展始于1960年代,隨著技術進步,機器人已具備獨立執行復雜動作的能力。人形機器人由感知、決策、控制、執行四大模塊構成,其中執行模塊類似人類肌肉,負責肢體運動。為實現類人動作的高靈活性,輕量化設計能顯著降低驅動系統負荷,提升承載力,同時降低功耗、延長壽命,對性能提升和商業化落地至關重要。鎂合金,憑借其獨特的性能優勢,正悄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嶄露頭角。
鎂合金在人形機器人中的優勢
●輕質高強度
鎂合金具有比鋁合金更輕更強的特點,能夠降低人形機器人的自身重量,提升其機動性和速度,為人形機器人的應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散熱性
鎂合金散熱性佳,導熱系數超多數工程塑料和部分鋁合金,是
ABS 樹脂的 350 - 400 倍,可快速傳導關節驅動器熱量防過熱,也能迅速散發機器人內部電子元件熱量,保障其穩定運行、避免故障。
●造型多樣性
鎂合金可以通過氧化、漆涂、電泳等多種加工方式進行表面處理,使得人形機器人更加美觀、耐用,滿足個性化定制的需求。
●耐久性
鎂合金憑借金屬本質抗紫外線/濕熱老化,無塑料脆化風險,抗蠕變性優。通過微弧氧化等表面技術可系統性解決腐蝕短板,實現輕量化與長效穩定的平衡,成為人形機器人關節、骨架的理想選材。
鎂合金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
?機械臂
機械臂是人形機器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需要具有強大的承載能力和靈活的運動機能。利用鎂合金的輕量化和高強度優勢,可以制造出承載能力更強、動作更靈活的機械臂。
?骨架結構
人形機器人的骨架結構需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穩定性,能夠在高速運動和重負荷情況下保持材料的結構完整。鎂合金具備優良的耐久性和穩定性,能夠滿足人形機器人骨架結構的要求。
?關節傳動機構
關節傳動機構是人形機器人的關鍵部件之一,需要具有高效的傳動能力和可靠的運行穩定性。采用鎂合金材料,能夠滿足高效傳動和可靠穩定的要求,提升人形機器人的整體性能表現。
伯樂鎂合金半固態注射成型技術
○徹底摒棄熔爐和SF6氣體,工藝更安全、更綠色;
○材料在半固態下注射成型,能耗更低,效率更高。
MTX2000D 二板式鎂合金半固態注射成型機
伯樂智能深耕鎂合金成型領域多年,自主研發鎂合金半固態注射成型機,先后發布300—4000T鎂合金成型設備并推入市場。伯樂采用半固態觸變成型技術,利用半熔融狀態的鎂合金注射成型,在成型過程中大幅減少零件收縮、卷氣、腐蝕和可靠性等問題,從而實現提升了更高的材料利用率,同時降低能耗。
伴隨鎂供給大幅改善、鎂合金半固態注射成型工藝走向成熟,鎂合金有望在機器人骨架、外殼、關節、散熱減震件等部位應用。
鎂合金在人形機器人中的發展趨勢
鎂合金的應用不僅是技術替代,更是人形機器人從“功能實現”向“性能躍遷”的關鍵。政策端的強力支持、企業端的創新實踐,以及技術端的持續突破,正在共同推動鎂合金從實驗室走向千億級市場。未來,隨著AI大模型與材料科學的深度融合,“智能鎂合金”或將成為人形機器人超越人類肢體能力的核心載體,開啟人機協同的新紀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