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Cell技術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醫療、運動器材及綠色制造領域,在輕量化與減碳排的趨勢下,成為環保與高效制造技術的重要突破。特別是在交通與自行車產業,MuCell技術提供輕量化解決方案,減少塑膠使用并提升產品強度與耐用性,進一步降低碳足跡。
MuCell 技術概述
MuCell (Microcellular Injection Molding) 微細發泡注塑技術由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 Nam P. Suh 教授及其研究團隊于 1980 年代開發,并在 1990 年代推動商業化。 MuCell技術的核心在于利用超臨界流體 (SCF, Supercritical Fluid)技術,將二氧化碳(CO?)或氮氣(N?)注入熔融塑料中,形成均勻微孔結構,借此達成減少材料使用、降低產品重量,并提升產品性能與加工效率。
MuCell 技術的發展歷程
1980年代-概念形成與初步研究
1、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超臨界流體技術,將二氧化碳(CO?)或氮氣(N?)作為物理
發泡劑引入熔融的聚合物中,形成均勻的微孔結構。
2、這項技術的初衷是減少材料使用量,同時改善產品機械性能,如尺寸穩定性和翹曲控制。
1990年代-工業應用與專利技術
1、MIT的研究成果促成了MuCell技術的商業化,并成立了Trexel, Inc. 公司,專門負責推動這項技術的應用與設備開發。
2、Trexel公司開始將MuCell技術導入汽車、電子、醫療器材等產業,并申請了多項專利,涵蓋發泡氣體控制、
模具設計與注塑流程優化。
2000年代后-全球推廣與技術優化
1、隨著技術的成熟,MuCell逐漸被歐洲與亞洲市場接受,特別是在汽車輕量化(減少燃油消耗)和環保節能(減少塑料使用)的需求驅動下,許多企業開始采用這項技術。
2、針對不同的應用需求,MuCell技術進一步發展,如:
高精度發泡控制(用于3C產品與精密工業)。
結合結構發泡技術(Hybrid Foaming)提升材料剛性與強度。
近年-智能化與可持續發展
MuCell技術已整合至智能制造(如工業4.0),透過數據監控與自動化控制提升制程穩定性。
MuCell技術開發不再是以減少塑料使用,維持零件剛性為主要訴求,在產品應用面上開發出更多的可能性,極致輕量化高回彈的鞋中底、降噪、隔音、保冷的工業用品與仿生醫療應用等。
許多企業結合MuCell技術與可回收塑料,進一步提升環保效益,例如使用生物基塑料或再生材料來減少碳足跡。
圖:MuCell鞋底應用
MuCell 的成型步驟
MuCell 技術的注塑過程與傳統注塑相比,多了一個超臨界流體的注入步驟,具體步驟如下:
Step 1:塑料熔融,熱塑性塑料(如
PP、ABS、PC 等)在注塑機內被加熱熔融,形成高溫熔體。
Step 2:SCF 注入,在高壓環境下,將微量的 CO? 或 N? 注入料管塑料熔體中,形成均勻的氣體飽和熔體。
Step 3:注塑成型,將氣體飽和的塑料熔體注入模具中。因為壓力降低,氣體從塑料中釋放,形成微小氣泡,塑件內部結構變得更輕、更均勻。
Step 4:冷卻與脫模,塑料冷卻定型后,微孔結構保持穩定,形成輕量化、高強度的發泡塑料制品。
圖片
MuCell 的環保與節能效益
MuCell(微細發泡注塑)技術透過減少材料使用、降低能耗、提高生產效率、輕量化設計與回收塑料應用,顯著降低能源消耗與碳排放,符合現代企業對永續發展與碳中和的需求。
減少材料使用 → 降低塑料制造碳排
1、傳統塑膠注塑需要大量原生塑料,而MuCell 透過微細發泡可減少10%~20% 的塑料用量。
2、塑料制造的碳排放:
原生 PP、ABS、PC 生產時,每 1 公斤產生 2.5~6 公斤CO?。
MuCell 減少 5~20% 塑料用量,相當于每噸塑料減少 125~1,200 公斤CO?。
3、假設某工廠每年使用 1,000 噸塑膠,應用 MuCell 可減少 200 噸塑膠,相當于減少 250~1,200 噸CO?,等同于種植 11,000~55,000 棵樹 (每棵樹每年吸收約 22 公斤CO?)。
降低射出壓力與機臺能耗 → 減少制造階段的碳排放
1、傳統注塑 vs. MuCell
傳統注塑需要高壓填充模具,而 MuCell 減少填充壓力約 30%~50%,因此注塑機的能耗降低 10%~40%。
注塑機的電力消耗約占塑膠工廠總能耗的 60%,發電過程中的碳排放約為 0.5 公斤CO?/kWh (視電力來源而定)。
2、如果一家工廠原本每年消耗 1,000 萬 kWh 電力,透過 MuCell 減少 20% 能耗,則可減少約 1,000 噸 CO? 排放,相當于 91,000 棵樹的吸碳量。
縮短生產時間 → 提高生產效率,進一步降低碳排
1、MuCell 可縮短冷卻與保壓時間 15%~50%,意味著:
單位時間內產量增加,工廠可在相同能耗下生產更多產品,碳排量相對降低。
降低設備待機與運行時間,減少額外的能源浪費。
2、假設注塑機的生產效率提升 20%,同樣的產量可減少 20% 的電力消耗,碳排放同步降低。
減輕產品重量 → 減少運輸碳足跡
汽車產業應用
MuCell 可讓汽車內部零件減重 10%~30% (如儀表板、座椅骨架、門板)。
每減少 100 公斤車重,燃油車每公里 CO? 排放可減少約 8~10 克,電動車的能耗也會降低。
假設一輛車減重 5%~20%,使用 10 萬輛車,每年可減少 250~1,000 公噸CO?,相當于種植 22,500~90,000 棵樹。
電子產品 & 包裝材料
減輕塑膠外殼與包裝重量,使物流運輸過程中的油耗降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結合回收塑料 (PCR) → 進一步降低碳足跡
1、原生塑料 vs. 回收塑料碳排放比較
原生塑料 (PP、ABS、PC) 每 1 公斤產生 2.5~6 公斤 CO?。
回收塑料 (PCR) 每 1 公斤產生 1~2 公斤 CO?,比原生塑料低 50%~80%。
2、假設 MuCell 減少 30% 塑料使用,并使用 50% 回收塑料,則:
1,000 噸塑料的碳排放可從 5,000 噸 CO? 降至 1,500 噸 CO?,減少約 70%。
相當于種植 318,000 棵樹的碳吸收量 (每棵樹每年吸收 22 公斤CO?)。
MuCell 改善回收塑料的應用:
(1)、增強機械性能,解決回收料剛性不足問題。
(2)、降低射出溫度與壓力,減少回收料的熱降解問題,提高可加工性。
MuCell 不僅減少原生塑料的使用,還能提升回收塑料的可用性,擴大環保材料的應用范圍。
MuCell 技術的整體減碳效益
交通器材與自行車產業中 MuCell 技術的應用實例
MuCell 技術可預期廣泛應用于自行車、電動滑板車、機車與運動器材,其核心目標可指向減輕重量、提高強度、降低生產能耗,從而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
自行車產業應用 MuCell 技術。 目標:減少碳纖維與鋁合金零件的塑膠輔助結構重量,提高整體能效。
MuCell在自行車的應用:
車架內部的塑膠強化支撐件 → 減輕重量推估 5 %~10%。
車燈外殼、電動輔助系統的塑膠件 → 推估減少 25% 塑料用量。
座墊支架與車把零件的發泡塑膠結構 → 推估增強剛性、減輕 15% 重量。
節能與碳排減少結果:
每輛車預期可減少 300~500 克CO?。
年度產量 50 萬輛車,累積減少 15,000~25,000 噸CO?,相當于種植 136 萬棵樹。
MuCell + 回收塑膠 = 最佳綠色制造方案
MuCell 技術結合回收塑膠(PCR),不僅可以實現塑料的輕量化,還能進一步提高環保效益,實現更低的碳排放、更少的原材料浪費、以及更加可持續的制造過程。這樣的結合為各行業提供了最佳綠色制造方案,具體優勢如下:
減少原生塑膠使用
降低碳排放
推動可持續制造
節省成本
MuCell + 回收塑膠不僅能實現輕量化、節省原材料,還能顯著降低碳排放、節省能源、減少塑膠浪費。
每噸塑膠減少 1,250~2,000公斤CO? ,相當于種植 113,000~181,000棵樹。
這種綠色制造方案不僅有助于企業實現碳中和目標,還推動了產業向可持續發展轉型。
MuCell 技術結合回收塑膠,是推動環保、降低碳排放、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最佳方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